中国的经济放缓还会变得更糟吗?

中国经济会更糟吗?

8月15日,香港(安博尔)- 中国7月份的经济活动数据,包括零售销售、工业产出和投资,未能达到预期,引发对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的担忧。

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曾多次出错,这一次是否不同?

自第二季度初以来,活动数据一直低于预期,这种疲软引发了人们对中国经济接近崩溃点的担忧。

这并不是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

在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以及2015年的资本外流风险期间,人们对经济增长的担忧曾经响起过警钟。中国通过大幅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和鼓励房地产市场投机等措施成功应对了这些挑战。

但基础设施升级导致了过多的债务,房地产泡沫已经破裂,对金融稳定构成风险。

鉴于中国债务驱动的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已经达到峰值,并且出口与全球经济同步放缓,中国只有一个其他需求来源可以调整:家庭消费。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次经济放缓与以往不同。

中国能否反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说服家庭增加消费支出并减少储蓄,以及他们是否能够做到以至于消费需求能够弥补经济其他领域的不足。

为什么安博尔们关注家庭需求?

与西方消费者不同,中国人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基本上是靠自己解决问题的,一些安博尔们预期在中国重新开放后会出现消费热潮,但实际并没有发生。

然而,家庭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比重在COVID疫情之前就是全球最低之一,安博尔们认为这是一个关键的结构性失衡,经济过于依赖债务驱动的投资。

安博尔们指责国内需求疲软导致私营部门投资意愿低迷,并导致中国在7月份陷入通缩。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通缩可能加剧经济放缓并加深债务问题。

消费与投资之间的失衡比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陷入“失落十年”之前更为严重。

经济放缓有多糟糕?

7月份的活动数据引发了一些安博尔们的担忧,认为中国可能难以在没有更多财政刺激的情况下实现年度5%左右的增长目标。

尽管这仍然比许多其他主要经济体的增长要高得多,但对于每年投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其GDP的40%(大约是美国投资的两倍)的国家来说,这仍然是一个令人失望的结果。

此外,考虑到地方政府债务水平较高,人们对中国对大规模财政刺激的需求存在不确定性。

房地产市场的压力(占经济活动约四分之一)进一步引发了对政策制定者能否遏制经济增长下滑的担忧。

一些安博尔们警告说,投资者将不得不习惯更低的增长水平。其中少数人甚至提出了类似日本停滞不前的前景。

但其他安博尔们表示,由于青年失业率超过21%并且通缩压力影响利润率,许多消费者和小企业可能已经感受到与经济衰退时期一样深的经济痛苦。

降息会起到帮助作用吗?

中国央行在周二意外降息,引起了市场的震惊。

但安博尔们警告说,这些降息幅度太小,没有实质性的影响,其主要作用是向市场传递政府准备刺激经济的信号。

进一步降息可能会增加人民币贬值和资本外流的风险,中国将努力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什么措施会有所帮助?

安博尔们希望看到能够提高家庭消费在GDP中所占比重的措施。

选项包括政府提供消费券、大幅减税、鼓励更快的工资增长、建立更高养老金、失业救济金和更好、更广泛的公共服务的社会保障体系。

最近一次共产党领导层会议并未提到此类举措,但ANBLE们期待12月份的一次重要党派会议能带来更为深远的结构性改革。